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通过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涌现出一批乡村治理的典型示范。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单》,我市新街街道谢桥社区《“五一自治法”激发乡村治理大能量》成功入选!
摘要:
谢桥社区挖掘文化底蕴、宣讲道德风尚、发放特制挂历、制定村规民约、设立议事长廊,创新打造一座历史古桥、一间道德讲堂、一本特制挂历、一份权责民约、一个议事长廊构成的“五一自治法”,有效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要素下沉,创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谢桥实践。
新街街道谢桥社区因境内的一座石拱小桥“谢桥”而得名。相传与西晋周处、南宋名将岳飞有关。谢桥社区原为谢桥村,2009年撤村改居,共有居民4900多人。20多年来,谢桥社区致力于在党建引领下以“五一自治法”提升自治水平,使一个原本经济落后、人心涣散、矛盾较多的涉农社区,变成连续20多年无人上访、无矛盾上交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村”。
一、一座历史古桥突出文化底蕴,全面夯实自治基础立足点
在上世纪90年代末,谢桥人头上还戴着一顶穷帽,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穷相骂”。对此,当年的谢桥村“两委”班子决定就地取材,挖掘整理“谢桥”所蕴藏的精神含义,将其作为提增全体干群奋发精神的有形载体。树立精神标杆。将与“谢桥”有关的周处、岳飞“请”出来,作为激励大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标杆。总结精神要义。邀请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写“谢桥”、颂“谢桥”,先后创作近百首“谢桥诗词”,总结出“忠勇礼义、奋发图强”的“谢桥精神”。树立谢桥形象。开展“我为谢桥争光彩”活动,树立“忠勇礼义、奋发图强”的谢桥人形象。经过精神洗礼,原谢桥村2000多位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寻“相骂”、闹矛盾的人少了,用心干事创业的人多了。2022年谢桥社区拥有各类企业51家,应交税费3000万元,村级可分配收入达711.15万元。
二、一间道德讲堂厚植道德土壤,全面打造自治觉悟制高点
谢桥社区坚持开设道德讲堂,以“人人参听”为要求,以“人人受益”为目标,提增了居民的道德厚度,增强了居民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宣讲形式力求多样化。依托道德讲堂,与宜兴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氿畔初心”志愿宣讲队等社会团体紧密合作,开设了为群众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理响万家”名师工作室,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国学教育的“爱知学苑”,为社区居民讲好道德模范故事的“连心茶座”。宣讲内容力求生动丰富。从发生在身边的“一事一议”,到身边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再到历史故事演讲等,应有尽有。丰富的宣讲内容切实弘扬了新时代美德善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宣讲成效力求实实在在。一间道德讲堂哺育出一大批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区大家庭的热心人。成立谢桥社区“清馨家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设5支文明实践志愿分队,注册志愿者达710人。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近千人次的老人孩子得到帮助,举办演唱、戏剧、舞蹈等文娱活动50余场,先后与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等12家单位结成社区治理联盟,形成共治力量。
三、一本特制挂历创新宣传载体,全面把握自治活力关键点
2000年底,原谢桥村委会就开始每年给每家发放一本根据自身宣传需要量身定制的挂历,作为年终福利。创新宣传载体,激活自治动力。挂历虽小但可以将本村的发展规划、道德风尚等宣传内容印刷上去,引导群众关心参与村级事务,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广泛征求建议,调动村民积极性。每到年终制作挂历时,村委都广泛征求群众的“金点子”。于是,花园式的居民新村、现代化的工业区、休闲广场和社区文化墙等都印在了挂历上。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谢桥社区还把“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家庭评比标准”“公民道德教育”“移风易俗清单”等内容印上了挂历,同时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现场分发移风易俗倡议书,真正将村民的积极动力转变成参与自治的无限活力,成功树起文明“风向标”。
四、一份权责民约聚焦自律意识,全面筑强自治管理支撑点
2006年,原谢桥村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股份制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股民,谢桥社区制订了一份体现着权利与责任的权责民约。在民约内容上,分类目明确列出各类不良行为。在民约效力上,经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暂停享受个人或全家红利分配的处罚决定。制订民约,关键在成效。围绕民约坚持“约谈制”。平时一旦发现股民中有什么“苗头性”问题,社区主要领导及时约谈,将“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根据民约丰富“村规”内容。社区进一步细化原有的村规民约,分别制订了“尊老守则”“护苗守则”等,不断丰富村规民约的内涵。依托民约开展评比活动。连续多年进行“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比,广泛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用“小积分”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
五、一个议事长廊畅通民意渠道,全面撬动自治阵地创新点
作为村改居的谢桥社区,创新性地在拆迁安置户较多的谢桥新村建立议事长廊,再现“东村有事西村知”的熟人社会场景。丰富议事项目。议事长廊作为了解民情、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设立了“连心茶”与“连心把脉”两个特色项目。“连心茶”由社区工作人员以茶话会的形式,了解居民的诉求。“连心把脉”由社区主要领导“坐诊”,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现场开方解决。配套援法阵地。与议事长廊相配套,设立了“援法议事厅”“利民调解室”,成立了以辖区内的法官、警察、律师、网格员、居民代表等为主体的“援法议事团”。依托“议事长廊”“援法议事厅”等阵地平台,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基层协商,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建立调处机制。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要求,做到群众意见有答复、调处矛盾有结果。自议事长廊设立以来,累计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垃圾分类、飞线整治、楼道电梯加装等一大批民生实事顺利取得居民的同意与支持,议事协商与群众自治实现同频共振。